16877太阳集团[首页]欢迎您

观点 | 众创时代,设计工具能实现设计的民主化吗?
2019-06-21

在去中心化和超细分化的众创时代,人们是否可以摆脱设计师,直接通过人机交互来实现从设计到成型的过程?也就是说,能否借助设计工具的发展提高公民对设计的参与度,让设计实现民主的可能呢?


我们先来看看下面几个例子,注意这些工具,带来了哪些设计形式的变化。



 修图软件


Photoshop和数码相机出现后,胶片与暗房近乎消失;而各类修图软件出现后,让更多的人能随手参与制作精美、有趣的图片。


最近火爆朋友圈的Prisma 是一款不同与普通修图滤镜软件的图片处理工具,它可以将照片处理成不同的艺术风格,让照片直接变成一个某种意义上的艺术品。


2


Prisma 让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也能轻松地进行“艺术创作”。在instgram 的#Prisma 话题下,已经有了87万张分享图片。


不过,Prisma 还算不上是一款利用 “人工智能” 处理图像的APP,它的处理办法其实和其他修图软件的滤镜相同,都是通过识别画面中的色块、线条、明暗等元素,通过算法处理,来达到不同的风格,并不会真正的去重新解构图像进行二次创作。


33D打印


除了让脑海中的造型顺利落地成型,3D打印技术带来的另一个变化是,设计师不再追求控制自己产品的最终形态,而是要设计出能让他人将最终产品个性化的方法。


毫无疑问,工业生产和消费者使用的3D打印机成本都将持续下降。而3D打印机的速度、准确性和实用性都在飞速提升。伴随着这些创新,适用于3D打印的产品范围必将不断扩展,质量也会大大提升,为设计师甚至普通民众增添更多创作上的可能性。


4

仅售399美元的家用3D打印机 Printrbot Jr


AI(人工智能) 


对于AI 是否能用于进行设计或艺术创作,已经是屡见不鲜的问题了。


在特赞往期的文章中,我们曾提到过一个利用AI 来制作个人网页的网站The Grid。


The Grid 的AI 系统能对你使用的媒体和应用软件专业分析,自动从这些图片中提取调色板,并整合你的内容,搭配合适的颜色以及其他要素创建页面。通过解构它们的色彩搭配,使网站布局符合用户的个人特色又不失连贯性。同时,它还能探测颜色对比度,以及自动调节字体颜色。


5


AI 网页设计工具The Grid


而在另一个例子中,原本是用于帮助Google 程序员测试AI 神经网络系统的可视化应用,竟能诞生出十分颇具想象力的作品。虽然广义上AI不能对材料颜色、表面的触感进行选择,从而分辨美或丑,但正因这些非理性的因素,往往能在设计和艺术中给人带来更大的冲击。以至于让这些并不懂艺术的程序员们惊呼:“这些作品让我们看到,以后AI 神经网络很有可能变成艺术家的一种工具!一个全新的混合视觉概念的方法!”

6


由神经网络创作出的图,的确如梦似幻


机械装置


实际上,3D打印机也是机械装置的一种。不过对于机械装置,先锋设计师们还有更多颇具未来感的想象。


南加州建筑学院硕士戴森在一篇讨论机械臂的文章中说:


设计始终是要服务于人,而人优势存在于现实的物理世界,所以设计最终都会以某种实际的状态存在,这牵扯到光和材料。设计师不像工程师精通各种机械和编程,但又想实现对现实世界的操控,不自觉得就会想到工业上已经非常成熟易用的各种机械装置——而机械臂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。


7

The programmed wall, ETH Zurich, 2006


相比于装在机械臂前端的工具装置(如相机,投影仪,屏幕等)来说,机械臂只是一个空间定位机制,就像3D打印机中的XY定位机制一样。至于机械臂前端的装置比机械臂本身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。而技术的不断更新和亲民,一部分设计师自己学习编程,自己学习硬件,可以将上面的新的工作方式,新的理解方式呈现在自己制作的机器上,不断扩展新的可能性。


建筑建造中,机械臂的应用在10年前就已出现,一些因音乐人和创客也用机械臂做DJ或者操作各种乐器等等。在这些对于机械装置的开发和应用的背后,更重要的,是新思想方法的诞生,以及对原有工作方式的颠覆。


 设计师和用户,谁来主导设计话语权? 


萨义德(Edward W. Said)在《知识分子论》里有这样一个观点:


越专业化,就越受限于狭隘的知识领域,所见越小,就流于形式主义,丧失透过主动抉择而产生的热情。越专业化,就越需要取得资格、执照,乃至认同,以证实自己的专业身份。专业化最大的流弊,就是专业化的追求者无可避免地流向权力或权威,或者被权力所雇佣,或者无条件接受默认威权所拥有的特权。


设计是否也同样如此呢?虽然并不具备专业的设计知识,但人们何尝不能借助已被设计好的机器及工具,弥补专业上的短缺,利用自己的“业余主义”的热情,来完成更多元、更个性的跨界设计呢?


帕森斯设计学院的Jamer Hunt教授就在介绍“跨界别设计”的文章中说道:


传统上,设计师是在某个专业领域中接受教育并且进行实践的,客户往往要求设计师制作图书、海报、椅子、土司炉、网站、室内设计、建筑或是服装。最终产出的形式往往是可知且可预见的——建筑师设计房屋,时装设计师设计衣服等等。这些东西相对来说是没有联系的,是被束缚的,而且大部分是有形的。如今设计语境的改变已经把这些必然性打成了碎片,越来越常见的是设计师们发现自己和各种的实体(entities)正在联系起来——从政府部门、大学到食品系统和公共医疗健康组织……这些多变的语境让我们的设计产出时常发生不可预见的变化。


也许当这个时代到来,设计就能真正迎来“民主化”。


8


Ikea Hack:不再拘泥任何尺寸的模块组合 ,可由用户自行设计组合方式


在这个时代,设计师们并非设计某个实体,而是通过建立决策体系,并且把用户置于一个融合了设计、策划、采样、选择和混合的角色。人类自我有无穷无尽的表达欲,且这种表达欲并不单单存在于少数设计师或艺术家身上。当人们有了更容易便捷的工具、渠道与表达方式,设计师就应把设计的话语权交到用户的手中,把智慧、能力和创造力从单一的中心分散出来,推向各种多元的边际。因此,创造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,诞生出不会被“可能性”、“可操作性”束缚的伟大作品。


不过在一个知乎的讨论中,也有人认为,设计过程更加民主是一个伪命题。


不得不承认一个设计作品如果能够让受众群体介入,直接参与到设计过程,或者是在观赏及使用过程中达到一种自洽的氛围,那必然是极好的。但往往设计是一个很私人的事情,如若想达到民主的意图便需要设计师积累足够的底蕴,建筑设计中我们常称之为人文。所以,在一定数量选项、组合的宽容度下,百姓一样可以参与到设计当中,只不过这种设计已然是被设计过的。


——知乎用户 ghostan wang


11


著名建筑家隈研吾设计的木质玩具“つみき”,有无数的造型可能


而实际上,所有的工具都只是前端,设计师对工具的设计赋予机器以“个性”,同时,工具的设计使其不仅仅是单纯的一个工具,也不仅仅是单纯按照程序完成某种任务,而是可以对设计本身产生影响,作为推进设计的一环。因此,设计过程应该变得更像是开源软件的开发。


只不过,当机器已经智能到一定程度,你所创造出来的东西,究竟是你的作品,还是这个工具的作品呢?